國際評級組織穆迪近日下調了中國的評級展望,這反映了近來國際金融市場對於中國普遍的悲觀情緒,而這也成爲中國「兩會」期間的一個熱門話題。幾乎每一場有中國財經官員參加的記者發佈會,「硬著陸」風險都會成爲外國記者爭相發問的題目。筆者最近也收到不少來自海外金融機構的邀約,幫助其評估投資中國的風險 (country risk)。在筆者看來,雖然大部分看空中國的理由並不完全準確,但瞭解海外投資者爲何對中國經濟如此悲觀,對於中國接下來的改革進程和風險防範都是有意義的。
簡單來說,大致海外看空中國經濟大致基於以下幾點。
首先,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對於經濟的看法和金融市場的走勢密不可分。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的主要手段,還是在於股票市場。過去幾年,中國股市不僅大幅跑輸美國股市,也被同爲新興市場的印度股市遠遠甩在身後,這很難讓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即使如一些中國官員在「兩會」期間所說,中國經濟絕不可能硬著陸。但過去幾年如果基於悲觀的看法,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減少對中國股市的配置,從投資的角度卻未必是錯誤的選擇。換句話說,很多海外投資者,是從中國金融市場的表現來倒推出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有趣的是,筆者接觸的大型跨國公司和外資PE基金,對於中國遠遠沒有那麼悲觀,主要是和股市投資者相比,他們更加能夠分享中國的經濟成長。
您已閱讀23%(554字),剩餘77%(18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