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說都是期望過高的緣故。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就任美國總統時,世界沸騰了,美國鬆了一口氣,權威人士宣告,許多世紀以來的種族對立將畫上句號。凝望著不顧嚴寒在現場見證歐巴馬就職典禮的150萬民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稱,即便爲了拍電影也不可能動員這麼多人。俱往矣。如今,美國首位非白人總統在本國幾十年來最緊張的種族分化時刻卻偃旗息鼓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崛起讓三K黨(Ku Klux Klan)重新回到新聞頭條。我不認爲川普將接替歐巴馬成爲美國總統,但他已將毒素注入了美國人民的血液中。無論歐巴馬的期望多麼美好,恐懼已成爲主流情緒。
就像上世紀90年代宣揚的「歷史的終結」一樣,美國的種族史並沒有隨著歐巴馬當選總統而終結。它只是掀開了新的篇章。似乎許多國家都患了同樣的人類痼疾——在性格形成時期發生的事情永遠地塑造了他們的性格特徵。正如印度將外國投資者視爲潛在的殖民者、英國搞不清楚布魯塞爾與教皇之間的區別一樣,美國也受制於奴隸制的原罪。第一批非洲人被用船從非洲運至大西洋彼岸500年後,美國有一隻腳還停留在過去。
不必聽我的。聽聽川普的支持者是怎麼說的。川普上月輕鬆贏得了南卡羅來納州初選,該州的出口民調顯示,投票支持川普的選民中,有五分之一認爲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解放黑奴是錯誤的。略多於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南方在內戰中獲勝。貌似唯一能與川普競爭的特德•克魯茲(Ted Cruz)的支持者也差不多。其中70%的人希望「邦聯旗」能繼續飄揚在該州議會大廈上空。去年一位自稱南方邦聯的支持者殺害9名黑人基督徒以後,該旗幟就被移走了。「過去永遠不會消逝」,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說,「甚至都未曾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