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

美國仍未擺脫種族對立的歷史陰影

哈佛法學院教授高登-利德:傑弗遜曾指出,美國白人無法克服對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見」。最近因黑人青年之死引發的騷亂證明,令人不安的種族關係史仍然困擾著美國。

儘管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是一位通常對國家前景持樂觀看法的國父,但他曾提出一則充滿陰鬱悲觀味道的預言。在《維吉尼亞筆記》(Notes on the State of Virginia)一書中,傑弗遜指出,如果就像他所希望的那樣,有一天美國黑奴獲得了自由,那麼將會爆發衝突,並且不可避免地演變爲種族戰爭。

本月早些時候,在密蘇里州的佛格森鎮,一位並未攜帶武器的少年被一名警官殺害了。如今,在密蘇里州州長傑伊•尼克松(Jay Nixon)宣佈在該鎮實行宵禁之後,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問一句:從傑弗遜的時代起直到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美國是否一直在進行著針對黑人的戰爭——其形式有時候表現爲熱戰,有時候表現爲冷戰?

在美國,一位年輕黑人在可疑場景下死於警官之手,這樣的事並不少見。許多黑人都能說出類似的故事——他們認識或聽說過的某個年輕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死去的。我上中學時,我的家鄉就有一位黑人少年在被警方羈押期間死亡。爲了證明少年死有餘辜,警官們給事情的來龍去脈編了一套完全站不住腳的說法。在這個當時仍被吉姆•克勞(Jim Crow)的遺產(指吉姆•克勞法,即1876-1965年期間美國部分州實施的種族隔離制度——譯者注)所控制的城鎮,我們勢單力孤的黑人社區只能自己承受無法伸張正義的痛苦。

您已閱讀31%(553字),剩餘69%(12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