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發展新潛力:縮小地區差異

滙豐高級經濟顧問簡世勳:在中國,貴州人均收入僅爲天津的25%,中國地區之間的差異比發達經濟體大得多。但這也意味著,只要拆除地區之間的人爲邊界,中國擁有比其他多數國家更快擴張的潛力。

成長減速、貨幣貶值、股市暴跌——中國近期的困難似乎表明世界主要成長引擎正在失去動力。對一些人來說,這一切很像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一段繁榮期之後出現長期低迷,背景是不利的人口結構趨勢。然而,不是所有的金融動盪都會引起經濟成長的永久下挫。也不是所有經濟體都和中國經濟相像。

中國被習慣性地視爲一個單一經濟體。事實上,中國更像是一個帝國。政治上,中國是一個尤爲單一的帝國:近92%的人口都是漢族人。然而,經濟上,中國的3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存在巨大的差異。

在人口數量達到中國總人口1%及以上的所有地區中,最貧窮的貴州的人均收入僅爲最富裕的天津的25%。相比之下,歐元區的這個數字爲約35%、英國爲42%、日本爲46%、美國爲57%。這種不同尋常的巨大差異——至少和發達世界的單一貨幣區相比是這樣——或許正是中國較長期經濟發展的關鍵。

您已閱讀22%(364字),剩餘78%(13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