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政策:理解和溝通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喬依德:對中國經濟,國內決策者與國際市場認知存在落差,經濟政策可信度下降了。理解和溝通的前提是透明,不透明會產生決策者所不希望看到的預期。

【編者按】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即將公佈,各類指標背後解讀耐人尋味,實體狀況與經濟數據之間鴻溝如何彌合。中國經濟真實成長狀況如何?投資拉動的模式能否持續?誰將是下一個成長點?FT中文網近期陸續推出《投資下滑下的中國經濟》專題,歡迎關注,編輯事宜,聯繫[email protected]

祕魯利馬之行已經結束,但留下的印象依然清晰。筆者除了參加在利馬舉行的2015世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年會之外,還參加了一些場外會,如祕魯央行、當地一所大學分別舉辦的二場研討會,以及國際金融協會年會。

參加這些活動,發言與場內外討論過程中,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國經濟目前已成爲全球經濟決策者、商界人士的關注點。當前沒有多少人談希臘債務危機了,大小場合人人皆談中國經濟。

您已閱讀9%(325字),剩餘91%(3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