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房地產之後,誰將承接投資接力棒?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在房地產行業大週期拐點和全球經濟結構重塑背景下,中國投資成長還將低迷。四萬億扭轉經濟增速下滑的同時,也帶來政府債務的大成長。

【編者按】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即將公佈,各類指標背後解讀耐人尋味,實體狀況與經濟數據之間鴻溝如何彌合。中國經濟真實成長狀況如何?投資拉動的模式能否持續?誰將是下一個成長點?FT中文網近期陸續推出《投資下滑下的中國經濟》專題,歡迎關注,編輯事宜,聯繫[email protected]

中國數據仍舊耐人尋味,最新中國投資數據仍然延續了前期的下滑態勢。2015年8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爲10.9%,爲2000年6月以來的新低。顯然,投資下降並非是中國經濟轉型的自我調整結果,而是經濟成長動力疲軟的體現。實際上,中國政府爲維護投資的平穩,近年已先後從各方面出臺了不少措施——政府債務置換、PPP模式推廣,以及最近的項目資本金調整、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但目前看來都收效不大,至少短期難以見效。從現象上看,中國投資的下降,源起地產投資的下降。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大週期拐點到來和全球經濟結構重塑背景下,肇始於地產投資下降的中國整體投資成長低迷態勢,看來還將延續。

您已閱讀13%(430字),剩餘87%(28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