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職場

辦公桌的故事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從16世紀街頭抄寫員用的木箱,到現代的非固定辦公桌,桌子能夠揭示它的主人是怎樣的人,其變遷也反映了職場的點滴變化。

今年早些時候,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寫《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時所用的桌子要出售了。那是一件笨重的維多利亞時期傢俱,用暗色桃花心木製成,兩邊都有沉重的抽屜,這種風格實在太過時了,類似的款式在Ebay上只要大概500英鎊就可以買到。

然而,一個人和他的工作臺的關係就是如此緊密,得益於一筆超過78萬英鎊的慈善捐款,這張桌子——和作者著名的臀部曾經坐過的那把椅子一起——現在都在倫敦道蒂街(Doughty Street)的狄更斯故居里展出。

桌子能夠極大地揭示坐在桌旁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這個人坐在桌旁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狄更斯的桌子透露出,寫作是件嚴肅但孤獨的事情,曾經在這張桌子上寫作的那個人是個事業成功的重要人物。

您已閱讀13%(338字),剩餘87%(21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露西•凱拉韋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管理專欄作家。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她用幽默的語言調侃各種職場現象,併爲讀者出謀劃策。她的專欄每週一出版在英國《金融時報》。露西在2006年獲得英國出版業獎的「年度專欄作家」獎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