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戰

匯率武器的火力大不如前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發現,國家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越深,匯率變化對出口可能帶來的影響就越小,如今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提振效果僅爲上世紀90年代中期時的一半。

上週,當中國央行觸發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大的兩個人民幣單日最大跌幅時,很多人都敏銳地宣告匯率戰爭重新開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匯率戰爭已經成爲全球經濟的特徵之一。

但是,如果北京此舉引發美國以及其他國家政府的「匯率戰士」可以預見的政治回應的話,這便忽視了一個如今在很多貿易經濟學家看來日益得到充分證明的事實:作爲貿易武器的匯率跟過去不一樣了。

在一項對包括中國在內的46個國家所做的新研究中,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經濟學家得出,作爲推動出口的工具,如今貨幣貶值的效果僅爲上世紀90年代中期時的一半。

您已閱讀18%(257字),剩餘82%(11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