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11日)上午,中國央行意外大幅下調人民幣/美元匯率中間價1.9%。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下調幅度。在今天以前,2015年人民幣的最大調整幅度也不過才0.16%。
中國央行此舉震動了市場。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了0.93%,至6.2679元人民幣,這是今年3月4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最低值,創下人民幣匯率最大單日跌幅紀錄。人民幣暴跌也拖累澳元下跌,澳元/美元8月11日亞盤大幅下挫,重新整理兩個交易日低位0.7343。在商品市場,多種大宗商品出現暴跌,現貨黃金失守1100美元關口,重新整理1096.75美元/盎司的日低價位;白銀、銅也出現大跌。
對於如此劇烈的政策調整,中國央行的解釋值得關注。央行在答記者問中表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的原因是,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相對於全球多種貨幣表現較強,與市場預期出現一定偏離。因此,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應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央行承認,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現在,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的條件趨於成熟。優化做市商報價,有利於提高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擴大市場匯率的實際運行空間。
您已閱讀23%(511字),剩餘77%(16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