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今晨大幅貶值近2%,讓市場開始感受到中國正再度加快金融市場開放以及資本帳戶開放。事實上,自今年4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一直穩定在6.12一線,而今晨大幅貶值至6.2298,與目前的市場交易價格接近,也顯得有些出人意料。筆者認爲,上週末公佈的貿易數據並非人民幣中間價突然大幅貶值的根本原因,加入SDR的壓力才導致了中國央行的舉動。
在中國央行的答記者問中,新聞發言人提及調整中間價是因爲「但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同時,「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加快外匯市場發展,豐富外匯產品。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延長外匯交易時間,引入合格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
事實上,這些都暗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先前對於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的評價。
您已閱讀22%(432字),剩餘78%(15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