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股災會影響實體經濟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股市暴漲暴跌與實體經濟的癥結都在於槓桿,未來中國去槓桿之路是日本道路還是南韓道路?資訊沒有充分暴露之前,貿然斷言樂觀或帶來誤導。

當所有人都踴躍前行的時候,或許退後一步,才能審視全域性,看得清晰。

中國股災也不例外,暴跌狂潮暫時告一段落。目前焦點多在救市乃至股市災後重建等,或許此時倒是追問中國股市災難因何而起?答案深究起來就一條,槓桿。

A股牛市因槓桿而生,最高上漲幅度超過150%,其間推動股市上漲的資金不少是槓桿資金。槓桿起初得到默許甚至鼓勵,官方媒體亦鼓吹「國家牛市」,當更多散戶以及資金湧入市場之際,監管層卻在6月突然強力驅逐槓桿資金,預期驟然變化之下,指數急速下挫。這是一個負向正反饋過程,擔心槓桿檢查從而賣出,而賣出壓力越大導致更多融資盤被迫平倉,平倉資金的賣出進一步導致股指下挫,於是股災醞釀而成。

您已閱讀9%(289字),剩餘91%(29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