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何爲中國的「軟實力」?

哥倫比亞大學特洛吉:當美國在軍事的「硬實力」與市場經濟和民主的「軟實力」之間搖擺時,中國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利基」所在:通過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全球打造戰略合作關係。把宣揚價值觀作爲擴大全球影響力的方法,從未真正成爲中國的選擇。

一個月前,在自史達林(Stalin)時期以來莫斯科紅場舉行的規模最大的閱兵式上,一位外國嘉賓與閱兵式上展示的令人生畏的武器一樣吸引了世人的關注。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領導了此次慶祝俄羅斯人所稱「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的紀念活動,他身邊的是與他志趣相投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普丁希望習近平的出席將象徵着一個新的多極世界秩序,中俄兩國將在其中發揮領導作用。最終,俄羅斯的戰略思維繼續認爲,軍事和地緣政治實力優先於、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國的財富和威望,自俄國沙皇時代以來,俄羅斯一直這麼認爲。

中國沒有理由反對俄羅斯如此覬覦權力。中國將強大且野心勃勃的俄羅斯視爲又一個掩護,它可以讓美國擔憂並花費巨大外交努力。隨著美歐準備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機會之門對中國敞開,讓中國既可以利用俄羅斯的礦產和能源,又能就涉及重要的歐亞大陸的問題對俄羅斯施加影響。

您已閱讀17%(388字),剩餘83%(18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