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覺得,「老外」不懂中國,但有些關於中國的問題,還是問「老外」比較好。比如:「外國人怎麼看中國?」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去問一百個中國人,還不如去問幾個三里屯酒吧街的「老外」,因爲問題的核心是「外國人的看法」。
目前,中國正在努力推廣公共外交,這是件很好的事。但是,我也發現,中國正在犯著幾乎與幾年前的南韓同樣的錯誤:忽略「老外」的想法。
你想必要說:「不會吧?」但不會的事情是會發生的。比如,最近我參加了一場中國公共外交論壇,這個論壇中的一個專題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我以爲發言者應該都是外國人。但是,當時全場只有一個外國發言者,而且他是高中畢業後就來到中國的,是一個思維方式已經「漢化」的外國人。整整三天的論壇讓我感覺到,我聽到的是「中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當然,這也很有價值,但是,這跑題了。
您已閱讀15%(356字),剩餘85%(19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