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橫議

中國不應再錯過開放石油市場時機

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巖: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低迷,對中國石油產業是一種危機,但也爲加快石油體制改革提供了好機會。

近期,中國國家發改委網站的報導稱,2014年11月下旬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先後印發了8個檔案,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下放1項定價許可權。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發改委放開價格改革的趨勢可喜,值得肯定和鼓勵。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是, 爲什麼改革的步伐不能邁得再大一點呢?

在過去的近10年間,我們一直在努力,呼籲放開中國石油市場,放開對石油價格的管制,放開原油進口的管制,這個夢想在2013年底的時候似乎看到了實現的希望,然而,終究是夢一場。現在時間已來到了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每桶已經跌破50美金,我們再次迎來了放開石油市場、實現石油行業價格改革的歷史機遇。

當前,中國經濟不得不進入「新常態」的發展軌跡,恰逢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的持續下跌,此時,我們不能僅僅看到短期內,低油價爲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還要看到持續的低油價會誘導中國石油行業出現潛在危機,即市場需求的低迷和現行石油行業的行政壟斷體制,會導致民營石油企業陷入「滅頂之災」,進而導致中國石油行業倒退到由石油央企「獨家壟斷」的體制,而這種格局必將危及中國社會轉型過程的能源安全,削弱中國石油行業的全球競爭力,使各方多年努力開創的石油體制的改革成果前功盡棄。

您已閱讀19%(510字),剩餘81%(22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