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氣候談判

世界邁向氣候安全的機會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中美兩個大國終於作出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加上近期作出大膽聲明的歐盟,全球三大經濟體兼三大碳排放區終於朝著在巴黎達成重要協議的方向邁進。而巴黎是最後的機會。

美國與中國週三就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發表聯合聲明,這是全球氣候變化議程中多年來最重要的進展。雖然其全部意義要到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大會上才能充分浮現,但是世界最大的兩個二氧化碳排放國終於作出了表態,最重要的是他們共同作出了表態。他們所發表的聲明給全球帶來了一次爲實現氣候安全而奮鬥的機會——毫無疑問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形勢是十分嚴峻的。早在2009年,世界各國政府就已達成共識,必須把全球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與工業化時代以前相比),才能避免乾旱、洪災、極端炎熱天氣及海平面上升導致的重大損失。儘管如此,一個依然存在的殘酷現實是,全球仍處於災難性的升溫過程中,到本世紀末氣溫將升高大約4到6度。爲避免災難性後果並讓溫度的升高保持在2度的上限之內,必須在本世紀中葉以前大幅減少因消耗能源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並在2070年前後達到接近零排放(也就是「脫碳」)的水準。

簡而言之,今後半個世紀左右全球必須接近完全擺脫化石燃料,只能繼續使用那些能應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CS)的安全的化石燃料。這種深層次改革可以通過三個主要步驟來實現:大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全面轉向低碳和零碳電力技術(特別是風力、太陽能、地熱、水力、核能以及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實現所有交通工具的電氣化,以及住宅和商用建築取暖和通風的電氣化。

您已閱讀30%(554字),剩餘70%(12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