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違法

企業問責應遵循「從嚴原則」

FT專欄作家凱:當下屬出現違法行爲時,其上司通常以「我不知道」爲藉口逃避責任。但事實證明,以此爲依據做出的處罰舉措往往效果不佳。

電影《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又譯《北非諜影》)裏有一場戲令人難忘,爲人和藹但貪腐的法國警察局長路易斯•雷諾(Louis Renault)關閉了裏克(Rick)的酒館。他慷慨激昂道:「我很震驚,這裏居然在進行賭博活動。」他一邊命令顧客們離開,一邊從莊荷手裏接過他贏的錢。

麗貝卡•布魯克斯(Rebekah Brooks)發給《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員工的備忘錄與這句電影臺詞如出一轍,不過她無疑是無心爲之。她寫道:「當我們昨天聽到這些指控時,我們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錯愕。」接著她說了句令人費解的話:「我必須告訴你們,聽到這些行爲被指發生過讓我感到噁心。這不僅僅是因爲我那時是《世界新聞報》的主編。」這份英國小報在同一周就停刊了。

這種對曝光的違法行爲發自肺腑的反感,巴克萊(Barclays)前任執行長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也經歷過。戴蒙德向英國議會銀行標準委員會解釋稱,當他得知巴克萊員工曾在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操縱案中謊報利率時,他「在生理上感到噁心」。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戴蒙德解釋自己感到「很失望,因爲這些行爲很多都發生在我負責期間」,但他再次向員工們保證「確保此類事情不再發生是他的職責」。

您已閱讀33%(536字),剩餘67%(10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凱

約翰•凱(John Kay)從1995年開始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經濟和商業的專欄。他曾經任教於倫敦商學院和牛津大學。目前他在倫敦經濟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有著非常輝煌的從商經歷,曾經創辦和壯大了一家諮詢公司,然後將其轉售。約翰•凱著述甚豐,其中包括《企業成功的基礎》(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1993)、《市場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Markets, 2003)和近期的《金融投資指南》(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finance and investment for normally intelligent people who are not in the industry)。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