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向中國式教育取經

FT記者華德米爾:英國準備向中國學習數學教育,但中國家長卻正急著自掏腰包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或許,他們知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東西。

中英兩國計劃將中國數學教師派遣至英國,並將英國教師派遣至上海瞭解中國人的數字頭腦爲何靈光。通常沒有風趣可言的官方《環球時報》英文版將這一計劃稱爲「數學教學武器」。

一個英國教師先遣小組近來在上海取經,學習如何將這些「武器」部署於「國內生產毛額(GDP)戰爭」中。這一計劃的邏輯很簡單,且不提簡單化:上海在經濟合作組織(OECD)舉辦的全球15歲學生數學能力測試中拔得頭籌。經合組織是總部位於巴黎的智庫。如今英國希望向上海取經,讓該國缺乏數學細胞的國人向上海的魔力借一點光,最終讓他們像中國人那樣有錢。

今年早些時候,時任英國教育部長伊麗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訪問上海這個中國金融中心,熱情談論賦予英國數學教學系統更多中國特色的好處。但與她的熱情讚揚形成較大反差的是,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滙豐(HSBC)近期的一份報告稱,高達85%的中國家長考慮將孩子送到國外去留學。如果中國學校真的那麼好,爲什麼還會有那麼高比例的家長考慮這樣做呢?中國內地的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輕鬆留在國內、在經合組織舉辦的測試贏得榮譽,爲什麼他們當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將孩子送到國外完成最後幾年的中學教育?

您已閱讀36%(497字),剩餘64%(8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