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面對一個現實主義者的時刻。近25年前,時任美國總統的喬治•HW•布希(George HW Bush)看到建立一個新的、自由的國際秩序的機會。歐盟(EU)曾希望能按照自己的後現代形象重塑世界,但它的夢想被系統性的混亂擊碎。中東無數衝突的衝擊波拍打著歐洲的邊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跨過了歐洲的邊界。
新一輪冷戰沒有任何好處——即便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顯然想要破壞後共產黨時代的歐洲格局。不過,與蘇聯的幾十年對抗還是能帶給我們一些經驗,其中一條便是威懾。這些年來,對於世界在國際協同基礎上組織起來的期盼,使得有些政客變得遲鈍,他們必須重新清醒過來,認識到大國競爭的格局。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宣告歷史終結,他說對了一半。資本主義仍然佔上風,但中國這樣的崛起國家和俄羅斯這樣的衰落國家發現了新政治模式。正如哈佛大學(Harvard)學者邁克爾•伊格納季耶夫(Michael Ignatieff)在今夏的迪奇雷基金會(Ditchley Foundation)年度講座中所說的,「威權資本主義」提供了替代自由民主的選擇。對於基於規則的全球體系,這些國家傾向於「按單點菜」:喜歡的就拿,對自己不利的就不屑一顧。
您已閱讀28%(531字),剩餘72%(13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