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香港政治

英國對香港自由不再關心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香港自由與法治的兩位捍衛者訪問美國時受到重視,但在他們最近訪問倫敦尋求道義支持時,英國卻把他們當成兩個試圖闖入祖屋的落魄遠親。

陳方安生(Anson Chan)和李柱銘(Martin Lee)最近來了一次倫敦。作爲香港自由與法治的老資格捍衛者,他們希望獲取道義上的支持以維護《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英國據此將這片領土交還中國。可是,英國對待他們就像對待兩個試圖闖入祖屋的落魄遠親。

香港公務員隊伍前負責人陳方安生和知名律師、政治人物李柱銘不久前訪問華盛頓時,曾獲得美國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接待。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不在華盛頓,但美國國務院舉行了一個認真的聽證會。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英國政府則規定兩人在倫敦不得與中層的外交部部長級官員以上的官員會晤。可想而知,這樣的交流不會有什麼結果。

值得慶幸的是,在保守黨(Tory)領導的聯合政府內,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領袖、副首相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還擁有獨立思想,他還是接待了兩位活動家。不過,首相府事先將英方的意思知會了北京方面。中國可以放心,在這場圍繞北京加強對香港管控的爭端中,英國不會偏袒任何一方。英國外交部只是注意到一些「評論人士」擔心中國淡化先前的保證。

您已閱讀26%(492字),剩餘74%(1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