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政策領域隨機實驗的反彈已經開始。人們早已普遍接受,隨機對照實驗(RCT)是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基礎。然而在10年前,這種實驗還極少用於經濟學、刑事司法或社會政策等領域。這種情況如今正在改變。
在英國,最近被唐寧街私有化的行爲研究小組(Behavioural Insight Team)通過讓數千人參與實驗、隨機接受不同的待遇,來測試實施政策的新點子。由英國政府出資1.25億英鎊成立的教育捐助基金會(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啓動了59個隨機對照實驗,涉及2300所學校。在援助領域,麻省理工學院(MIT)扶貧行動實驗室(Poverty Action Lab)推動了隨機對照實驗的流行。該實驗室去年夏天慶祝了10週年。有人估計,如今僅在教育政策領域就有500個隨機對照實驗在進行當中。
在隨機實驗的使用急劇擴大化的背景下,嚴格檢驗這種實驗的使用狀況是恰當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發展影響部落格近來在主持一場辯論,討論有關此類實驗的倫理道德問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以及經濟學家史蒂夫•齊利亞克(Steve Ziliak)和愛德華•蒂特-波薩達斯(Edward Teather-Posadas)共同撰寫的一篇學術文章,都對此類實驗提出了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