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上臺時承諾,要與全球新興國家建立新的友好關係。如今,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五個金磚國家(Brics)每個都在與美國唱對臺戲、甚至更糟。上個月,在聯合國就譴責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投票時,其餘4個金磚國家都投了棄權票。下個月很可能當選爲印度新領導人的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除了去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以外,他沒有興趣訪問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以及美國在新興國家中最天然的盟友,印度的對美態度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政治風向標。歐巴馬到底是怎麼失去金磚國家支持的?
美國與某些金磚國家關係惡化是不可避免的。在首屆任期初期,歐巴馬呼籲「重啓」美俄關係。他的友好姿態得到時任俄羅斯總統的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的積極響應,梅德韋傑夫的反西方情結比前任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輕得多。對歐巴馬、烏克蘭、朋克樂隊Pussy Riot以及其他許多人來說遺憾的是,普丁後來重新當選爲俄羅斯總統。這很難怪歐巴馬。自那以後,美俄兩國關係開始走下坡路。
美中關係的發展軌跡也是朝著錯誤的方向不斷走下去。歐巴馬在上臺的第一年就帶著建立兩國集團(G2)的提議出訪中國,受到隆重接待。在那次訪問中,歐巴馬邀請中國成爲美國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解決從氣候變化到金融失衡的各種全球重大問題。可惜的是,中國人當時感覺還沒準備好在全球層面上解決這些他們自己在國內還未解決好的問題。歐巴馬的提議遭到了東道國不客氣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