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

「金磚」已成明日黃花?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副主任龐珣:作爲一個經濟概念,金磚集團也許已成明日黃花,但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這五個地區大國,早已將「金磚」做實爲一個政治概念。

在過去十年的國際經濟界,金磚五國(BRICS)是無庸置疑的寵兒。如今時過境遷,斷言「金磚」時代的終結成爲新的輿論潮流。誠然,就整體經濟形勢和發展勢頭而言,金磚集團已是今非昔比,但五國的政治夥伴關係並非建立在經濟邏輯之上,整體放緩的成長速度與其合作基礎並無實質關聯。即使中國在經濟力量方面繼續拉大和其他四國的距離,但五國間的政治合作將會確保金磚集團作爲一種世界政治力量的地位。

儘管「金磚」概念始出於國際投資考量,但「金磚集團」一開始就作爲國際政治力量而存在。這一組織不是投資顧問的發明,而是金磚國家主動的創造。2006年俄羅斯倡議並與巴西、印度以及中國一同組建了這一組織。四年後,中國邀請南非加入。時至今日,金磚集團自我定位爲世界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以集體的姿態質疑、挑戰和試圖改變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

近幾年,唱衰金磚的言論越來越流行,各種關於「破碎金磚」的斷言也此消彼長,金磚解體看似只是遲早的事。幾乎無一例外地,這些分析和預言都是建立在金磚集團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存在」的前提下。基於此一前提,金磚已成明日黃花, 「新寵」取代「舊寵」迫在眉睫。

您已閱讀15%(485字),剩餘85%(26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