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世界經濟形勢的普遍看法已變得愈發樂觀,原因顯而易見。高收入經濟體似乎終於開始復甦,美英兩國尤爲如此。但前路仍然坎坷,特別是歐元區。對新興國家而言,高收入國家成長勢頭轉強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如果說歡喜之情是威脅穩定的因素之一,那麼它在2014年應該不會太常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奠定了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達佛斯年會的基調。IMF將今年全球經濟預計成長率微幅上調至3.7%(僅比2013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的數字高0.1個百分點)。但IMF將英國的預計成長率上調了0.6個百分點,將日本和西班牙的這個數字各上調了0.4個百分點,將德國和美國的這個數字各上調了0.2個百分點。
然而,高收入國家的預計成長率依然偏低:美國爲2.8%,英國爲2.4%,日本爲1.7%,歐元區爲1%。如果該預測準確的話,這些經濟體將無法縮小經濟產出成長率相對於危機前趨勢成長率的差距:歐元區這一缺口爲約13%,美國爲15%,英國爲18%。儘管推出了超寬鬆貨幣政策,高收入經濟體從毀滅性衰退中的復甦速度依然緩慢。儘管令人沮喪,但現實依然如此。
您已閱讀22%(490字),剩餘78%(16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