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什麼不一樣嗎?還是中國的借款熱潮必然會像其他多數國家那樣以眼淚收場?這是現在人們展開激烈辯論的一個話題。一方預測中國將出現「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根據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預言,這是信貸週期中恐慌佔據金融體系的時刻。另一方則堅持表示,中國的鉅額債務不會對計劃中的經濟成長構成任何威脅:中國政府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將超過7%,那就一定會超過7%。哪一方說的對?我的答案是「都不對」。中國不會出現金融危機。但「信貸癮」的戒除將使增速放緩,節奏更穩。
有關中國最近經濟發展的三個事實似乎相當明顯。
首先,如果你從表面上看官方數據的話,中國的淨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2007年的8.8%下滑至2011年的2.6%。此消彼長,同期投資佔GDP的比例卻在上升,從42%(已經非常高了)升至48%。我們有理由質疑已公佈的投資水準,但我們沒有那麼多理由質疑投資比例的突然上升。
您已閱讀19%(413字),剩餘81%(17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