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艱難的經濟轉型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在當今世界,沒有什麼經濟問題能比中國的經濟前景更重要。最近,我出席了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感到中國經濟似乎在平穩調整,逐漸適應不可避免的較慢成長,但挑戰仍異常艱鉅。

中國經濟的前景如何?當前沒有幾個經濟問題(如果有的話)能比這個問題更重要。我剛在北京參加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該論壇匯聚了中國的高層政策制定者、學術界人士與西方商界領袖、學者,這一問題始終在我腦海中縈繞。

外界對中國這位巨人維持快速成長的能力越來越悲觀。人們的擔心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過度投資和債務負擔沉重三個方面。我也認爲,即使以中國已經成功應對的挑戰爲標杆,轉向增速較慢、但更加平衡的經濟成長也是一項異常艱鉅的考驗。然而迄今的事實證明,打賭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不會成功是愚蠢的賭注。當一匹良馬遇到一道新的障礙,馬的勝算肯定會大一些。但就算最優秀的馬也可能被絆倒。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一份寶貴的背景檔案中,闡述了中國新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裏面強調了幾個新形勢。

您已閱讀18%(367字),剩餘82%(16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