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改革面臨市場考驗

美國前財長鮑爾森:中國領導人承諾,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市場經濟的生命線是競爭。中國領導人應該拋棄不利於競爭的政策,而不是爲改革而改革。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年半前上臺以來,中國政府對經濟改革作出了大量承諾。這些承諾包括,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消除一直以來阻礙民營部門發展的監管障礙,並增強中國的社會保障網。

這些承諾值得歡迎。然而,市場參與者和商界領袖眼下仍在等待這些承諾得到執行,與此同時將保留判斷。

然而,我們不能以不切實際的期待、或以自由市場的基本元素來評判這些改革。習並不打算以七國集團(G7)國家爲模板,重塑中國經濟。認爲中國政府將乾脆把113家央企私有化,也是不現實的。

您已閱讀15%(229字),剩餘85%(13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