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3月22日舉行,筆者再次參會,受益良多。相比於往年,筆者感觸最深的一點是論壇規模和海內外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不僅體現在東道主中國方面出席人員的高層配置,包括中國副總理張高麗爲會議做主題演講,多部委也基本派出一把手出席,500強CEO到場的至少50位,IMF、世界銀行、亞行、OECD四大國際組織領導也在出席之列。如今的高層論壇,在筆者看來,已演變爲雲集國內外政商學三界最高水準的中國經濟盛會。
然而,於筆者而言,此次參會的意義也尤爲重要,由於當前中國正值三期疊加的關鍵時期,即成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且早前公佈的1-2月經濟數據大幅低於預期,中國經濟似乎出現大幅減速風險,決策層是如何看待經濟失速與改革的關係?應該以怎麼樣的措施應對短期經濟成長下滑?改革的次序究竟是什麼?總之,筆者心中存有不少疑問,藉助這次交流機會,有如下一些感想與讀者分享,當然也有部分疑惑尚待日後感悟和研究。
首先,經濟成長方面而言,可以明顯感到,當前中國決策層已有危機感。在筆者看來,這反而是個積極信號,有助於未來應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與採取對策。與以往不同,本屆政府對於推行改革的必要性、困難與當前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已有充分認知,在高層演講中也多有涉及,可以說是對經濟風險充分重視與謹慎評估。決策層能夠不再保持一貫的樂觀態度,建立危機意識本身就是防範風險的第一步。
您已閱讀29%(602字),剩餘71%(14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