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

「中國的雷曼時刻」言過其實

我們有理由謹慎樂觀地認爲,中國的去槓桿過程導致的將是經濟放緩、而非崩盤。中國的企業困境看上去更像是一波緩慢和有管控的去槓桿浪潮,而非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

本月迄今,幾乎每天都會有訊息稱,又有某家中國企業走到倒閉的邊緣,這裏面有無法如期償付債券利息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拖欠銀行貸款的鋼廠,以及行將破產的地產開發商。

任何聽到這一連串災難的人如果認爲這些中國之星的光芒正在快速消退,我覺得也情有可原。

確實,中國企業現在正面臨嚴峻挑戰。過去5年,它們的債務水準一路飆升。從債務高點跌落下來總是會很痛。

您已閱讀10%(169字),剩餘90%(14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