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一知半解

追憶1931年英鎊貶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由於英國帶了頭,整個30年代,世界經濟出現貿易戰、貨幣戰。更重要的是,英鎊貶值後,金本位再也沒有重新建立。1931年是金本位制的絕唱。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念茲在茲的就是要恢復金本位制。這不僅是爲了維護匯率穩定,促進貿易和金融的發展,而且是爲了找回大英帝國昔日的榮光。

早在1918年,一個由Cunliffe爵士領頭的委員會就已經建議,要儘早恢復金本位制。無奈一場惡戰之後,百廢待興,直到1925年,英國才正式迴歸金本位制。在確定英鎊和黃金之比價的時候,英國政府幾乎想都沒想,就把黃金的平價定在了戰前的水準。

一開始,看似風平浪靜。到1924年,英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製造業的產出超過了1920年的水準。儘管棉花、造船和鋼鐵等傳統行業仍在苦苦掙扎,但化學、汽車、電器產品等新興行業的擴張速度很快。1925到1929年,英國年均實際成長速度超過2%,算是交出了一份還算及格的考卷。

您已閱讀9%(321字),剩餘91%(31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一知半解

讀書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寫作是終生以求的技藝,但深知努力的結果,僅僅是得到了一知半解。作者何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者,研究領域爲宏觀經濟學和國際金融。已出版專著《不確定的年代》等,譯著《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