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加班

職場新人何時不用再玩命?

FT專欄作家加普:好訊息是,對過勞工作文化的改革時機已經成熟。壞訊息是,許多律師或銀行家對此並不在意。比改變個人行爲更重要的,是必須規範整個機構。

多年來,進入華爾街銀行、「魔法圈」律所(Magic Circle,指英國五大律所——譯者注)或是頂級管理諮詢公司工作,等於用沒日沒夜的工作換來薪酬可觀的職業生涯。最近,這種交易對那些最優秀、最聰明的精英來說失去了一些吸引力。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倫敦分部的德國實習生莫里茨•埃爾哈特(Moritz Erhardt)去年猝死,促使投行開始反思對待年輕員工的做法。技術公司以股份、隨和的工作環境和較爲寬鬆的工作要求爲條件與投行爭奪人才,也是引起後者反思的原因。

美銀和瑞信(Credit Suisse)均已公佈措施,避免讓年輕的銀行從業者在凌晨和週末加班處理數據表格和項目建議書,而這正是投行的傳統做法。律所努力避免初級員工通過長時間工作來脫穎而出。諮詢公司告誡合夥人,要對初級員工表現出一些尊重。

您已閱讀19%(356字),剩餘81%(15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