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行業引起關注通常可不是好事。最新的例子是:數家總部位於中國、在美國註冊的大型審計公司可能因爲拒絕交出在華持有的審計底稿,而被美國證交會(SEC)暫停在美業務。此舉可能對中國公司的估值構成打擊——如果它們被迫在其他地方上市的話。而投資者可能損失大量資訊。
可能失去6個月在美執業資格的審計公司包括「四大」的在華成員公司(它們是合夥制企業網路,總部的控制權有限)。大部分在西方上市的中國大型企業都由它們審計。審計公司稱,受影響公司的市值高達8700億美元,其中4640億美元來自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證交會否認了該數據,但沒有提供自己的數據。如果這項禁令在企業公佈2013年年報的截止期限之前生效,影響可能十分嚴重。
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原因頗多,但獲得高估值和在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的認可,是最重要的兩點。過去5年內,交易最活躍的在美上市中國概念股的平均預期本益比爲18倍,香港恆生指數則爲12倍。香港恆生指數的成分股構成中,中國內地公司所佔的比重很大。香港是許多在美上市公司的另一大上市選擇。
您已閱讀62%(442字),剩餘38%(2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