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

Lex專欄: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面臨「搬家」

投資者面臨一個難以避免的結果:中國公司的審計結果不會被美國監管機構認可,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要麼退市,要麼搬去其他交易所。

分析師們每週都會研讀百度(Baidu)市場份額的變化,該公司在中國取代了谷歌(Google),擁有這個國家網路搜尋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對投資者來說麻煩的是,在百度股價大跌之際,這些細節看起來並不相關。百度和其他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因一系列會計醜聞捲入監管部門與審計機構之間的糾紛。看起來越來越大的可能性是,這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將不得不「搬家」。

上週,美國證交會(SEC)啓動了對各大審計公司中國附屬機構的訴訟程式,這些機構拒絕交出那些涉嫌欺詐而遭調查的中國企業的審計工作底稿。問題是審計機構無法交出這些檔案,因爲那會構成洩露國家機密,違反中國法律(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在監管機構與審計機構角力之際,投資者面臨一個幾乎不可避免的結果——中國的審計不會被美國監管機構認可,那些企業要麼退市,要麼搬到另一個交易所上市。

美國證交會決心在美國長達300天的法院審查過程中死磕到底。但有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還是有價值的。百度今年的淨利潤將成長60%,而且雖然有起伏,但它在中國網路搜尋市場的份額約佔80%。與此同時,其股價今年以來下跌四分之一,本益比跌至2005年其在那斯達克(Nasdaq)上市以來最低值。

您已閱讀86%(508字),剩餘14%(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