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

監管令銀行更不安全

歐洲三大銀行最近開始同時縮減現金儲備。爲了遵守槓桿率規則,銀行家正變得不那麼在乎流動性。但事實上,此舉無異於拆毀了防範新一輪流動性危機的支柱。

監管可能讓銀行變得更不安全嗎?最近發生的事情似乎表明,情況的確如此。歐洲三大銀行巴克萊(Barclay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採取措施,部分拆掉了防範又一場流動性危機的支柱之一:它們的鉅額現金儲備。

巴克萊上週表示,它將在今後一年縮減由現金和政府債券組成的「流動池」150億-200億英鎊,而在過去的12個月裏,這個流動池的規模已經下降8%,至1380億英鎊。與此同時,有訊息稱,德意志銀行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裏,將現金和銀行存款總額減少330億歐元,至1170億歐元。該行計劃進一步削減其現金儲備。法國興業銀行呼應了這一表態。

這三家銀行的老闆在解釋減持現金和安全資產的原因時衆口一詞:它將有助於提升槓桿率。槓桿率是指銀行股本與其整體資產的比率,是一種衡量財務穩健性的指標。

您已閱讀23%(370字),剩餘77%(12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