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關係

FT社評:英國不應濫用「零時工」

「零時工」合同按工作時長支付勞務費,本是爲了增加用工靈活性而設計,有時卻成了某些企業剝削工人的手段。這類合同不應禁止,但工人的權利應得到更大保護。

英國零售商Sports Direct公司和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或許看起來很不同,但二者都因使用「零時工合同(zero-hours contract)」而招致批評。前者的兩萬多名員工中,有90%籤的是這種不能保證有活兒乾的勞動合同。女王倫敦宮邸僱用的350名暑期工也簽了這類合同。

在英國簽署零時工合同的工人數量仍然非常少,2012年爲25萬人,不到總就業人數的1%。但自2008年至今,這個數字已累計成長了四分之三。由於經濟衰退,這種合同變得更加常見。還有人懷疑上述數字仍然不能真實反映這種合同被廣泛使用的程度。

零時工合同允許僱主只在需要用人時才支付工資。這種合同非常適合招待服務類的行業,因爲這些領域用人需求波動很大。一些僱員,特別是青少年和年長者,可能會喜歡這種合同帶來的靈活性,因爲他們可以掙點零花錢,而不必長時間工作。即便對那些希望全職工作的人,有份這樣的合同也總好過失業。

您已閱讀50%(403字),剩餘50%(3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