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

中國避過「雷曼時刻」?

當中國金融體系出現嚴重「錢荒」時,曾有人談到中國是否即將迎來自己的「雷曼時刻」,但央行週二的承諾可確保中國不會出現轟動性的崩盤,也不會發生迫在眉睫的危機。促使央行轉變口風最明顯的催化劑就是股市動盪。

定論終於出爐:中國央行不希望引發本土的信貸危機。

在對金融體系「錢荒」袖手旁觀、並告訴商業銀行清理各自的爛攤子兩週後,中國央行的語氣昨日變得柔和得多。

「變臉」之後,中國央行的姿態很像歐洲央行(ECB)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去年作出的「無限」購買債券承諾。中國央行承諾向任何存在資金缺口的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而且,中國央行表示它已經提供了這樣的支持,儘管沒有披露到底是向哪些機構提供的。

您已閱讀15%(205字),剩餘85%(11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