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賬戶

資本賬戶開放會怎樣?

中國光大證券分析師鍾正生:放開資本賬戶管制,日本、俄羅斯、巴西和印度道路啓示何在?中國推進資本賬戶自由化仍需在加速國內改革與規避國際動盪間權衡。

早在去年2月,中國央行課題組就已發佈報告,認爲中國加快資本賬戶開放條件已基本成熟。當前是不是資本賬戶開放的最優時點,中國的經濟金融體制能否禁受如此「突變」,資本賬戶開放的最優次序是什麼,這些似曾相識的問題近期再度激起人們熱議。本文拋卻這些智者見智的「宏大敘事」,從國際經驗借鑑的視角,分析一國資本賬戶開放對資本市場的衝擊影響。我們選擇日本、俄羅斯、巴西和印度進行分析,以分別代表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

典型國家資本賬戶開放的背景

日本在二戰後實行嚴格的外貿和外匯管制,1964年加入經合組織後才啓動了資本交易自由化進程。到1980年末,日本八成左右的資本項目交易實現了自由化。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日本深陷通貨緊縮泥沼,產業空洞化的同時,金融空洞化風險也開始滋生。爲維護和提升日本在世界資本市場中的地位,1996年橋本內閣提出了以「自由、公平和全球化」爲原則的「金融制度大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改革外匯管理制度。1998年4月,日本實施了《外匯和外貿法》(簡稱「新外匯法」),開放了剩餘的受限資本項目交易。因此,「新外匯法」實施標誌着日本資本賬戶已完全開放。

您已閱讀16%(488字),剩餘84%(26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