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遠距教育

網上公開課不是靈藥

巴特農集團合夥人凱莫卡:當人們對於網上公開課的熱情趨於平靜,它對高等教育的影響纔將逐漸顯現出來,但變化過程將是漸進式的。

自從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於1088年在義大利的博洛尼亞(Bologna)創立以來,高等教育行業的變化屈指可數。這是少數幾個特別珍視歷史和傳統的行業之一。也正因爲此,大規模網上公開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可能給高等教育行業帶來變革的前景才令社會各界備感興奮。但將希望寄託於網路課程或許並不恰當。

在過去的18個月裏,包括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MIT)和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在內的數十家教育機構都加入了提供免費網上公開課的行列。每所大學都可以藉此吸引到數十萬學生。在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推出六門公開課的頭一週裏,註冊學生達到了近30萬人。而領先的網路課程平臺Coursera則於上月推出了90門新課程,授課語言包括漢語(普通話)、西班牙語等語種。

高等教育無疑需要大力改革。在美國,每個學生需要爲每一小時的教師授課支付的費用高達100美元。而在新興市場國家,高等教育則尚不足以滿足快速成長的市場需求。按照目前的成長速度,到2020年印度未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個體人數將超過當前水準。

您已閱讀31%(504字),剩餘69%(11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