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兩會」日記(3月11日)
會議已經到了尾聲,今天下午要投票選舉政協主席、祕書長等,這兩天都在走程式。程式上都是先提名,然後主席團舉行會議通過,交到小組討論,主席團通過名單後,最後大家投票。首先政協要有程式的民主,然後再怎樣把實質的民主不斷改善和擴大,也要考慮清楚。這應該包括一些細節。
比如說選票上的細節。應該要選的人比較多,所以分成兩張選票,一張是選政協主席,祕書長,一張是選常委,採取的辦法是等額選舉。選票上每個人名字下面,有贊成、反對和棄權三個選項,如果不反對不棄權,不需要在上面塗任何東西,就被認爲是全部贊成,因爲是電子選票。也就是說,選票發下來,你如果是全部贊成,就不要動筆,直接把這張選票投回票箱,就行使了全部贊成的權力。如果有反對、棄權,或者想另投其他人,那就要動筆了。這在程式上也不能說是錯的,都是屬於自己選擇。但在行使權力的時候,就會產生具體的問題。比如人家都不動筆,我坐在那裏拿一支筆塗寫,就明顯地向周圍人顯示,我是有反對或者棄權的,或者有另選的。當然,作爲委員本人來說,這也堂堂正正,我在行使我的權力,但這會影響有些委員行使權力。比如他也會擔心,這樣做會不會讓別人產生不好的印象。既然是無記名投票,就要保護投票人無記名的權利。現在雖然還是無記名的,這樣的細節設置,還是不完善的。儘管這節約了時間,畢竟三百多個候選人,塗一塗也很費事,萬一塗錯了,還會影響真實意願的表達。但是換一個角度講,如果每個人名都塗上一遍,也會更加真實地表達選舉人的意願,我認爲也是有好處的。還有一些地方選舉聽說更加離譜,如果選舉人覺得這個地方不自由的,可以到另外的密閉的小房間去行使選舉權。這更明顯了,誰去小房間,就表明誰會投反對票或棄權票。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投票人的壓力。在中國的現狀下,包括在全國政協委員和「人大」裏面,慣性的思維還是擁護的是主流,有意見的還是少數。這特別會讓那些剛剛擔任委員的人產生顧慮。這些細節還是應該更加完善。主持人也說,希望下一屆更加完善。那麼我希望這個細節能改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