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兩會

葛劍雄:政協當以「議政」爲先

中國政協委員葛劍雄:中國政協的根本任務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當然各種問題都可以議,但重點是議「政」。現在有些政協委員的提案確實做得很好,但離參政議政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應該承認,現在的大會發言質量是提高了。比如說有一位委員,發言的時候從頭到尾都是抬著頭,沒有看稿子。儘管說的還是比較書面化,至少他都背出來了。還有幾個在發言過程中,下面掌聲很熱烈,連回到座位的過程中,掌聲都沒停。沒有人要求鼓掌,都是大家自發的。鼓掌是因爲他講的問題有的是大家都想講的,有的是當前社會上的矛盾焦點。比如昨天有位委員關於濫收費的問題,這是大家深惡痛絕的,比如今天有人講到「什麼時候中國人可以不求人」,這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但我總覺得用政協的章程來衡量,這還只是進步的開端。什麼原因呢?政協的根本任務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當然各種問題都可以議,但重點是議「政」。開會發言,我認爲重點應該體現參政議政。對這個「政」,往往有誤解,認爲「政」就是國家制度啊,領導啊,路線方針啊,其實,政府的事,就是「政」。所以政協,最好不要去過度關注具體的問題,而是應該關注政府怎麼去處理這個具體問題。當然你給政府出謀劃策也很好,但更主要的是,監督或者幫助政府通過政府行爲去做到。

現在政協每年都做調研,有的則是做項目,這時政協的角色就跟大學的研究所差不多。比如今年一年我們要做多少個項目和調研,還有很多論壇、研討會。我曾經在上海說過,做調研、做課題,做得過大學研究所嗎?很多課題大學裏已經做過了。大學裏做,十萬塊就夠了,政協做,二十萬還不一定有效果。還有,開什麼學術討論?這不是政協的專長。政協開的學術討論會上,主要的發言人,是大學裏請來的,那幹嘛不到大學裏去開?大學裏已經開過,政協再開幹什麼呢?比如說,環境汙染,環境汙染有專門的研究機構,用不著政協再去研究。大學裏的調查研究,難道政府主管部門不知道嗎?政協該做的事是督促、檢查環保部門做得怎麼樣,而不是代替這些職能機構去做調查,更用不著越俎代庖地給他們出什麼主意。當然,出主意也是好的,但普通公民也可以出主意嘛。但政協該做的主業不做,而是去做調查啊,出主意啊,想辦法啊,那麼,第一,還要政府幹什麼?第二,政協一定做得比政府好嗎?第三,如果調查結果錯了,政協負責嗎?所以我覺得,參政議政是有明確的範圍的,不是說只要參加議論、發表意見、出主意就符合參政議政的條件了。

您已閱讀54%(901字),剩餘46%(7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