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

分析:西方品牌在華行銷出「新招兒」

戴姆勒在新浪微網誌上宣傳精靈汽車,蘋果將提供iPhone分期付款計劃……在華外資零售商正在探尋新的方式,以吸引不再盲目崇拜外國產品的中國消費者。

戴姆勒(Daimler)正在中國的微網誌網站上宣傳其精靈(Smart)汽車,蘋果(Apple)將提供iPhone的分期付款計劃:這兩個跡象都說明,在華外資零售商正在探尋新的方式,以吸引不再盲目崇拜外國產品的中國消費者。

只要在中國的某條商業街上開店、就能指望穩定銷售外國品牌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德國麥德倫(Metro)本週承認領教了這一點,該公司證實,其在上海的電子產品零售試點以失敗告終。麥德倫宣佈,將放棄到本十年中期在中國開設逾100家萬得城 (Media Markt)電器門店的計劃。

除了這家德國最大的上市零售集團之外,還有一些知名的西方品牌未能在中國打開局面,包括百思買(Best Buy)、美國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Home Depot)以及芭比娃娃(Barbie)。即便是長期被公認爲擅長開發中國市場的一些品牌——比如旗下擁有肯德基(KFC)的百勝餐飲(Yum Brands)這家中國最大的外資餐廳營運商——近期也遭遇挫折。

您已閱讀41%(416字),剩餘59%(5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