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中國奢侈品市場在分化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葉琪崢:錢多有品味的可以定製,錢多缺品味的就給限量版,錢少有品位的低調奢華,錢少缺品味的繼續用Logo伺候。

中國市場廣闊又發展不均衡,使得各種類型消費者同時存在。雖然消費者在金字塔中處於不同層次,但在購買目的上卻殊途同歸。歐美成熟消費者買衣服要體現個性,中國消費者則要證明自己屬於什麼圈子,富太太圈、名媛圈、商學院圈、高爾夫圈、投資圈……

近兩年,金字塔中部的消費者開始變得成熟,另一方面金字塔底部變得越來越大。然而中國消費者品味的快速變化可能令品牌反應不及,苦心經營的品牌形象,消費者卻未必明瞭。

在金字塔中部,美西時尚CEO王昊認爲這批消費者在經歷一個轉折,她們的消費從GUCCI、LV開始,到Chanel,再到Hermes。當發現再也找不到比Hermes更高階的大眾奢侈品牌時,消費者只能往較知名但在國內還沒有很多門店的品牌轉移,比如Givenchy、Lanvin、Alexander Mcqueen,最受益的莫過於Bottega Veneta。很多人已經不再以Logo爲榮,而轉變爲消費產品質量、實用性或者品牌歷史和故事。

您已閱讀36%(409字),剩餘64%(7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