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精品買手店的中國坎坷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葉琪崢:買手店的品牌偏小衆,而中國內地消費者更崇尚知名品牌。買手店引進的品牌受追捧後,品牌會收回經營權開專賣店。

雖然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場,理論上應該有西方主流的買手製百貨店和多品牌精品店的生存空間,然而買手店在中國似乎始終遊離於主流消費圈之外。

連卡佛早在十年前就試水中國內地市場,在上海、杭州和哈爾濱開店,店鋪經營不可謂不用心,然而水土不服、生意慘談,於06年末關閉上海店鋪,07年初調整杭州與哈爾濱店鋪。不過,對買手店的嘗試並未停止,同樣來自香港的JOYCE於07年中在上海恆隆開店,連卡佛則選址北京金融街於07年末開店。

爲什麼中國內地消費者不待見買手店而愛專賣店?因爲處於啓蒙階段的消費者購物是衝着品牌來的,多品牌的買手店裏的品牌都偏小衆。當別人問你這件衣服是什麼牌子時,自己可能都讀不出這些歐洲設計師品牌的名字,更要命的是對方可能還不知道這家店有什麼來頭。

您已閱讀19%(330字),剩餘81%(13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