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奢侈品原產地關鍵嗎?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之方:傳統家族企業堅持百分百的原產地製造,但新一代經營管理者講求投入產出比,因此未必如此重視原產地。

關於奢侈品的產地控制,其實在不同的經營者那裏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傳統的家族企業會堅持百分之百的原廠原產地的所謂「in house」製造,但在新一代講究成本控制與效益的經營者來說,「in house」卻未必如此重要。

大約15年以前,與一位瑞士著名奢侈品牌CEO在閒暇聊天時,談起產品與產地的問題,他坦陳自己公司所有的產品,包括包裝與說明書的印刷製造完全都在瑞士,這也是構成其高昂售價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位哥倫比亞大學MBA出身,又曾經在幾家食品快銷行業裏做過高階主管,然後才進入奢侈品界、並先後成功執掌幾家最負盛名的瑞士奢侈品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接著指出,其實只要在質量上控制良好,他自己並不會介意愛馬仕絲綢是否會在南韓或者中國加工,而是隻在乎這條領帶是否是愛馬仕——爲了他這句話,我還特地託人到愛馬仕私下打聽,回答是愛馬仕的絲巾與領帶都產自法國,只有一小部分生絲之類的原料可能摻雜著極少量產自巴西等地的產品——原來南韓、中國之類的只是他信口亂說的舉例,並沒有確切的依據。這讓對這個品牌一向感覺頗好的我頓時輕鬆了不少。或許正是因爲他不遺餘力降低成本的主張,這位CEO先是不容於家族化小企業,也讓一心想讓他爲公司擺一下頂級品牌派頭的大集團頭痛,最終他獨立出去創立了一家以壓低瑞士製造高階手錶機芯尤其是陀飛輪機芯價格爲主旨的公司,但沒有成功,在2008年金融風暴以後就不知道他去幹什麼了。

談起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高級經理人,不少認識他的同仁都十分感慨:他最早將一系列市場化的定位與宣傳、銷售手段引入當時還只是按照傳統習慣運作的奢侈品市場,尤其在高檔鐘錶的國際化銷售組織與物流體系方面,他的貢獻頗大。不過,他始終還是將賣奢侈品與自己早先賣的餅乾食品混淆在一起,一旦完成了公司銷售體系的改造,就想著不惜犧牲質量來擴大產量,所以總是在起步的成功之後最終丟失奢侈品的靈魂,從而導致其事業習慣性的高開低走。他壓低瑞士產機芯售價的做法,尤其受到瑞士高階製表業的批評。歸根結底,現代的奢侈品產業不僅需要一系列規範的生產與銷售組織,而且也少不了對傳統的堅持,其中包括核心產地的明晰化與高水準的質量控制體系。

您已閱讀59%(890字),剩餘41%(6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