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香檳在中國曲高和寡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艾米:在中國婚宴中,香檳與其說是酒品,不如說是道具。是高昂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還是欣賞不了它清淡的口味?

前些日子,我在上海蔘加了一個小型香檳活動,羅蘭百悅(Laurent Perrier)香檳與其中國代理商ASC公司一同慶祝雙方攜手合作,受邀的賓客們互相輕聲寒暄著,侍應生送上的是羅蘭百悅無年份香檳以及其著名的粉紅香檳,托盤裏還有生蠔等搭配小食。

毫無疑問,在柏悅酒店舉辦如此類型的活動很契合香檳本身的高階定位。人羣中也有香檳擁躉,津津樂道於這款香檳經典的葡萄酒調配——「霞多麗是多少、黑皮諾是多少」。很不好意思的是,我顯然不習慣去背誦這些專業數據,自己更好奇的是,中國市場中,真正的香檳發燒友、自掏腰包買香檳的人羣有幾多?

酒店侍酒師Jerry Liao坦言,以他在酒店餐飲宴會部的工作經驗來看,上海本地客人在婚宴中預訂香檳的比例非常低,大概只有西方人結婚纔會用香檳。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用香檳」是說每桌酒席都爲客人準備了香檳飲用,而並非中國常常見到的新人在香檳塔前、僅僅做出祝酒的儀式。難怪,超級丹和謝杏芳大婚現場的香檳也被媒體翻出來當新聞熱播:「據酒斛網編輯觀察,婚禮現場選用的香檳應該是著名的巴黎之花香檳NV。」

您已閱讀29%(457字),剩餘71%(11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