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堅持了20年的成長預測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國:最近林毅夫再次表示中國經濟2030年前都可能保持8%的增速。這是他堅持20年的預測,我想大家都希望這個預測繼續對下去。

最近林毅夫教授再次對中國經濟成長潛力表示樂觀,認爲到2030年都有可能保持8%的增速。在宏觀經濟很冷,市場很悲觀,而且社會矛盾積聚,改革面臨困難的背景下,這一樂觀的預測引起很多爭論。

這一爭論的背後,是經濟成長這一枯燥概念背後隱含的巨大福利含義。研究過經濟成長的人,很難忘記盧卡斯的那句話:成長問題如此重要,一旦開始思考,就很難放下。倘若每年成長8%,那麼9年後收入水準就翻一番,人們的日子就好過得多。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農業經濟中最主要的產品就是糧食,糧食減產三成就會鬧饑荒(1959-1961),增產三成就喫不完(1978-1984),這些事情我們都經歷過。在工業社會,稍加留意的觀察者就會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上找到成長帶來的變化。經濟活動看似平淡無奇,不像政治、軍事活動那樣富於戲劇性,然而事關億萬人每天的生活,其實沒有哪件事是小事情。

您已閱讀16%(370字),剩餘84%(18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