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維持高速成長的動力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羅天昊:中國保持高速成長有可能,但需要以均衡戰略造就東西城市的崛起,以內需造就大陸型強國,以制度變革釋放創造力。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成爲全球主題。在衆多國家陷入危機之時,中國最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引起了普遍關注。

與此同時,從世行卸任的林毅夫,前幾天亦在國內高調宣稱,中國未來仍然可以在二十年內保持8%左右的高速成長。國內衆多經濟學家批評林毅夫,稱其過分樂觀。中國未來如果不能解決系列社會問題,不僅不能成長,還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

事實上,這種質疑,在改革開放初期,也普遍存在,很多人懷疑,在一個威權沒有完全消失的國家,經濟能高速發展嗎?而改革三十年中國的成就,令很多人大跌眼鏡。高速確實可能,但是卻需要條件,改革前期的高速,本質是中國從完全封閉社會,向半封閉社會轉型所釋放的強大創造力。

您已閱讀7%(287字),剩餘93%(37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