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元區

緊縮政策有悖經濟常識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倫敦政經學院教授萊亞德:當前緊縮政策所遵循的思想,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在危機的起因、性質和應對方法方面都存在嚴重錯誤。

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有4年多時間,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仍極不景氣,這一切太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30年代了。原因很簡單:如今我們遵循的思想,正是指導那十年裏各項政策的思想。自那以後,這些思想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在危機的起因、性質和適宜的應對方法方面都存在嚴重錯誤。

這些思想已在公衆觀念中紮根,正爲許多國家的過度財政緊縮政策提供著支持。因此,如今主流經濟學家向公衆糾正這些思想的時機已經成熟,我們要提供一份對眼下問題更加實事求是的分析。

首先說危機的起因。許多政策制定者堅稱,危機是由政府不負責任地發行公債引起的。這個結論在大部分情況下不符合事實,只有希臘等少數幾個例外。其實,造成危機的原因是私人部門過度借貸,包括銀行過度槓桿化。泡沫的破裂導致經濟產出大幅下滑,致使稅收收入大幅減少。如今政府的赤字問題是危機的結果,而非原因。

您已閱讀20%(358字),剩餘80%(14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