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守望者

生孩子:順產還是剖腹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章蓉婭:中國近50%的剖腹產率高居全球第一,除了醫學上的原因外,惡劣的醫患關係是其根源(此文爲新設專欄《杏林守望者》首篇)。

【 編者按:FT中文網從今日起推出《杏林守望者》專欄,作者爲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章蓉婭。

作者自述:從醫路上痛並快樂著。痛不是因爲苦、不是因爲累,而是因爲醫生這個職業常常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認可。快樂是因爲治病救人的成就感、是因爲歷經千辛萬苦後獲得患者發自肺腑的感謝。古人以「杏林」代指醫道。無論從醫路上有何荊棘,我願以樂觀心態堅守這個職業,做一個「杏林守望者」。我將在這裏記錄一個婦產科女醫生的從醫心得、生活感言,同時帶給大家一些或有益助的保健和醫學知識。】

懷孕前,身邊的親戚朋友、各種「準媽」逮著機會就問我:「生孩子,剖好還是生好?」我每次都不假思索:「當然生好了!能生儘量生,沒辦法再剖。」 因爲順產(陰道分娩)傳承了數萬年,是最符合人類自然規律的分娩方式,對孕婦和寶寶的損傷都較小。因此,如果寶寶發育正常、孕婦骨盆大小合適、身體狀況良好,最好都選擇順產。

您已閱讀16%(380字),剩餘84%(19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