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案

是誰要吳英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對吳英的死刑判決是制度性行爲,無論是投機倒把罪、貪汙行賄罪,還是集資詐騙罪,其核心主題在於探索如何全面遏制現行體制外的民間金融業。(編者注:本文是吳曉波在完成《浩蕩兩千年》一書後恢復本專欄寫作的第一篇文章)

1986年,《人民日報》記者孟曉雲到浙江溫州採訪,在一個長篇報導中,她用了這樣的一個開篇:「傍晚,過了六點,國營商店關了門,個體戶便活躍起來。」

這是一個充滿了寓意性的情景:陽光下的市場是屬於國營企業的,黑夜則屬於個體戶。

在孟曉雲那篇充滿了正面報導氣質的通訊中,她並沒有涉及這樣的內容――就在當時,一羣屬於黑夜的「金融鼴鼠」正讓溫州陷入空前的混亂。

您已閱讀7%(173字),剩餘93%(21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