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業

中國地下金融體系加劇通膨壓力

《中國投資參考》主編金奇:從已公佈的數據來看,中國今年銀行貸款總額超標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來自地下金融體系的通膨壓力令人擔憂。

中國強烈抨擊美國啓動6000億美元的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擔心此舉可能推助海外資金湧入中國內地。不過,儘管資金流入是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個問題,但有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中國不斷激增的貨幣供應和再度抬頭的通膨,主要都是「中國製造」的。

據官方公佈,2010年前10個月,銀行總計放貸6.9兆元人民幣。由此看來,全年貸款總額超出政府莊嚴宣佈的7.5兆元人民幣目標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2009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匆忙採取寬鬆手段刺激經濟,導致全年銀行貸款總額飆升至9.6兆元人民幣,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但與官方數據相比,更讓人擔心的是來自於非正規地下金融領域的通膨壓力。雖然無法確定中國地下金融體系的規模有多大,但肯定小不了。這個體系包括國有銀行的表外貸款、「私人基金」管理的資金,以及數量衆多、且不斷激增的未註冊銀行和錢莊管理下的資產。

您已閱讀27%(373字),剩餘73%(9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